“流银深渊”的巢穴在紫云自然保护区山谷地底正式落成,标志着东夏的灵能体系建设,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。
堪称里程碑式的进展!
根据从繁星世界采集反馈的数据和信息,东夏几乎完全一比一原样复刻了溪月联邦的“流银深渊”。
穿过苍翠的林海,迈过长长的通道,通过层层警戒,当进入“流银深渊”巢穴大门的一瞬间,眼前豁然开朗。
这座巢穴的外围,是一个足以容纳数架大型客机的,开阔而空旷的地底大厅,围绕着那些粗壮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柱,聚能法阵的纹路清晰可见。
幽蓝色的灵能从法阵输入槽的灵晶上蔓出,顺着魔法材料缓缓流淌,构建出一套高效的灵能输送体系。
巢穴的外缘覆盖着灰色的吸波与约束材料,它们不仅能吸收声波和能量震动,更关键的作用是拦住内部高浓度的灵能,防止其外泄造成浪费。
灵能漏到了空气中,就像是把马达加斯加毒蛇的蛇液洒进了宁静之海……
大厅的人员驻留区域在二层,头顶上方是雨后初晴的森林,脚底下是生物巢穴的呐喊。而大厅中央,那头七阶畸变体,巢穴目前唯一的主宰,正百无聊赖地往复徘徊。
它那略显臃肿,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躯体在巢穴中摇摇摆摆,那枚“流银深渊”的遗迹核心,就挂在畸变体蜕化不完全的尾巴上,随着身体的动作晃来晃去,散发着柔和的五彩光晕。
作为巢穴的主宰,畸变体本能的遵照陈默的吩咐,配合小白副旅长的指挥,履行着生物巢穴的本职工作——制造巢穴守卫。
起始阶段,“流银深渊”巢穴首先需要面对的,是来自东夏技术部门持续不断的全面测试。
测试又分为三个阶段。
第一阶段的测试目标明确,验证繁星大陆提供数据的准确性,重现“白银显化”的特性。
测试的第一步,是进行白银的铺装。
因为所需的白银“显化载体”重量并不大,因此东夏采取了最简单的无人机快速布置的方式,一个按键按下,第一批次约六十架参与测试的无人机进场,在巢穴中央大厅的指定位置,按照均匀间隔放下不同的测试物。
测试物分为方形银锭,条状银丝和片状银箔三种,每种产品设置了五种重量,每个重量级别再区分四种不同的造型。
测试物放置完毕,无人机高速退场。
然后,是畸变体的显化时刻。
内凹的大脑袋中,那股涡流一般的旋转速度骤然加快,在仪器的监控下,它发出了一个长达六秒钟,从次声波起始,快速滑过人耳可以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区,最终转入超声波阶段的长音。
落到观察小组的耳中,只是一个怪异而短促的,突然拉高的短促变调,不过各种音频检测设备可是把声纹全频段记录的清清楚楚。
甚至后面还尝试过不用畸变体,单独用这种声音特征去尝试催化,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!
畸变体的这种声波中蕴含着强烈的灵能,如同水波中的涟漪一般扩散开来,笼罩了巢穴大厅中的试验场地。
奇迹,或者说,魔法,就这么发生了。
场中的白银金属物仿佛变成了受热的蜡像,开始急速的蠕动,短短数秒钟内,就通过软化,拉伸,拉出了一个个构装体的框架。
负责主持测试工作的秦振华教授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摄像头,连声赞叹:“真是神奇的法则!”
“白银因为质地的原因,要使其产生变形并不困难,但是这么快的速度,完成这么精准的形变改造,就这个力学应用,简直是神乎其技!”
“我仿佛看到了新的物理学殿堂!”
旁边一位来自行政口的领导忍不住开口:“行了秦教授,到这儿就先别讲物理啦!”
“什么话,灵能也是物理能量的一种,你不能绕开科学讲玄学!”
“我们尊重玄学,只要其现象可观测、可重复、可验证,能够总结出规律,那它就是科学!”
在他们争论的同时,场中的变化并未停止。随着银色框架的成型,整个大厅环境中的灵能压强开始急剧下滑,灵能被以一种五级风以上的速度卷入守卫框架内,由虚向实,完成填充。
最先完成塑形的,是约半人高、身形匀称、双臂延伸出锋利银色刀刃的人形构装体——银辉步行者。
这家伙诞生的一瞬间,一束从大厅前方照来的红光就吸引了它的注意。
银辉步行者大步冲了过去。
现场测试团队的监控小组大声播报:“二批次守卫显化完成!能量波动稳定,符合二阶一段物理攻击型构装体特征!”
“防御测试开始!”
防御测试,测试的是构装体的防御力,说简单些就是用各种武器把它锤一顿。
参与测试的热武器包括自动步枪、轻机枪、重机枪、狙击步枪、机炮、进攻型手榴弹、防御型手榴弹、小口径和中口径炮弹、触发式地雷、火焰喷射器、激光发射器、单兵火箭炮、单兵轻型对敌导弹……
等等等等。
这强度,赶得上一场小规模局部战斗了。
参与测试的冷兵器,自然就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这一类,在实战中,主要测试类别是按照远程重武器、远程轻武器、近战钝器、近战锐器、特种兵器、灵能武器等类型来进行分组实验的。
防御测试之后,还有攻击测试。
在清理掉绝大部分的守卫之后,东夏的攻击小组撤退,现场留下一部分特制的标靶和机器人,用于体验和感受这些构装体巢穴守卫的攻击能力。
随着各项测试有序完成,测试组完成了对所有巢穴生物的击毁回收,失去活性的构装体,在原地留下的是一小堆暗灰色的粉末,粉末中央可以取回的,就是约成人拇指指甲盖大小、色泽呈现为纯净的乳白色、内部有光晕流转的灵能晶体。
第一批灵晶迅速转场,交给了第七组进行检测和应用测试,现场这边,又开始了第二轮次的显化实验。
全场的巢穴生物,除了作为核心的白银畸变体首领外,每种都会被分别使用冷兵器、热武器和魔法武器各击杀若干次,也都会保留少量样本到最后,以测试其攻击能力和作战习惯。
根据测试出的巢穴生物的攻击能力、防御水平、能量强度以及灵晶出产记录,东夏第一时间编撰完成了《流银深渊巢穴守卫参数及催化关系图鉴》。
全场最辛苦的,自然就是那头畸变体。
这家伙高频的发出催化声波,以至于负责巢穴安保护卫的卫队长都有些心疼了。
“我说……这‘大宝贝儿’看着挺累啊,要不要给它整点啥补补?”
“喊这么久了,嗓子要疼的吧,要不要给他配个含片?”
“你傻了吧,这家伙是靠体内的金属元素震动发声的,只是一种能量表现形式,跟嗓子没有一毛钱关系!”
“能量体也需要注意疲劳强度的吧?”
“行啦行啦,你就别心疼了,专家组比你上心的多!这是在做小规模单点极限测试呐,后面还要大规模催化呢,有你心疼的时候!”
《图鉴》基本补充完毕,第二个阶段的测试,重点目标是为了摸索最佳的投入产出比。
繁星世界的灵能,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?就目前东夏科研系统的已知实验成果来看,答案是肯定的。
也就是说,灵能本质上还是一种常规能量,在使用和转化过程中,不会凭空增加,甚至必然会有所损耗。
在繁星大陆,因为整体大环境中富含灵能,因此,催化、击杀守卫相当于是将空气中游离的灵能收集、提纯成了实体灵晶,近乎“无本买卖”。
但是在蓝星世界可没这条件。
理论上来说,投入一个标准单位的灵晶,算上催化的损耗,空气中的散逸,畸变体的截留,最终的出产,无论如何都是达不到一个标准单位灵晶的产出的。
但是呢,东夏还有个特别的设备,叫做“电能增幅辅助法阵”。
这个由能量学派大师,魔法学会五环学者,安东尼·海里克苦心研发出来的特殊法阵,由六套功能各异的基础法阵糅合在一起,通过灵能和电能的双输入,使原本灵晶的应用效果得到了极大加强。
当全套复合法阵运转时,虽然无法凭空将电能转化为灵能,但是,在外部电源的持续电力输入下,法阵能极大地稳定和延长灵晶的能量输出。
能够达成这样的能力增幅转换,已经算得上能量学领域开天辟地级别的大发明了!安东里大法师也是凭借这一创造,成为了东夏在繁星世界的第一名外籍院士。
第二阶段测试,就是通过持续调整守卫显化的这些基本要素白银,通过放大缩小,增重减重,改变形状,混合合金等等各种方式,以对比实验的方式,测试出各种状态下的灵能消耗与实际产出的关系。
比如,标准银锭为六百克,那么试验中会按照从一百克到一千两百克,每五十克重量为一个区间,均匀投放不同重量的显化载体。
再比如,改变载体的外形,通过将银丝编织成球体,或者银箔多重折叠,制造不同的对照组,看看最终产出灵晶的数量和纯度。
再再比如,改变成分,这是最大胆的尝试,项目组使用了不同比例的铜银合金,或者掺杂了铝、钛、甚至黄金等其他金属的银锭作为媒介,尝试显化巢穴守卫。
使用白银与其他非金属材料的混合,如搭配高纯度石英,观察显化效果。
整个测试过程漫长而枯燥,持续了整整七个小时。畸变体首领在短暂的休息后,再次被“抓了壮丁”,一遍又一遍地催动着声波。
大厅内灵光闪烁,各种奇形怪状、甚至有些扭曲的构装体时而出现,时而被迅速摧毁,数据如流水般汇入超级计算机。
最终,分析结果指向了两个明确的结论:
形态的改变,只轻微影响催化出的“流银深渊”巢穴守卫的外形,不影响产出结果,最终获得什么能级的灵晶,主要和投入的白银质量相关。
混合其他金属时,一旦白银占比低于某个关键值,则催化成功率和出产比断崖式下跌,生成的往往是非标准形态的,扭曲弱小的畸形怪物,灵晶出产率惨不忍睹。
非金属材料,则完全不为畸变体的声波所影响。
“‘流银之契’,名不虚传!”
“它只认白银,而且是高纯度的白银!真是个专一的孩子!”
最终的论证过程非常繁琐,不一一赘述。比较有意思的是,经过反复试验比对之后,繁星世界此前提供的那一套显化巢穴守卫的标准化模板,被证明高度近似于巢穴生物在各个形态下出产水晶的最优解。
“秦教授,这是最终比对结果。”
数据分析员将一份报告投射到主屏幕上,“繁星世界提供的参数,与最终对比实验得到的最佳结果,偏差均在一克之内。”
“我们甚至有理由认为,他们提供的就是最佳参数,只不过因为信息传输过程中,因为没有进行更小单位的质量划分,采取了这种以整刻度作为输入标准的简单模式,所以才会出现这么一点点偏差。”
“在繁星给出的基准上,质量偏差超过百分之二十五,收益比就会显著锐减,超过百分之三十七,基本等同于置换失败。”
秦教授趴在数据表上看了又看,最终发出了一声意义不明的,长长的叹息。
也不知道是感概于当年那位白银大公的探索精神,还是无常的命运。
在又短暂让畸变体首领休息了一会儿之后,第三阶段,也是最后一个阶段的测试——批量化极限实验,终于启动。
通过改变每次投入的白银显化载体的总数量,摆放间距和位置,甚至在大厅中通过放置多层置物架的方式,一次性摆放超过常规数倍乃至十数倍的白银载体,来确认巢穴单位时间内的催化上限。
大量的数据最终汇聚成了标准生产公式。
“单次投入100标准单位灵晶作为“引信”,维持巢穴和畸变体的灵能强度,配合消耗约7000度市电进行法阵增幅,同时投入约6千克标准白银作为媒介,可以稳定产出的灵晶数量是——125标准单位。”
“也就是一次最大显化,灵晶方面的净收益为25标准单位!”
“该显化过程每三十分钟可执行一次!”
还没等汇报完成,精于心算的专家教授就得出了数据。
“每天最高可显化频度为四十八次,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计算,理论上的灵晶出产量可达到四十三万八千标准单位。”
会场上响起了一阵热切的讨论,不过很快就被秦振华教授的一句话给按了下去。
“不能这么算,白银畸变体首领需要休息!”
“在连续催化八到十次之后,可以明显感觉到巢穴转换效率的急速下滑,出现了消耗增大,产出减少的情况。”
“我们无法确定这种疲劳是否会对畸变体首领造成损伤,或者引发其‘情绪’上的抵触。出于长远考虑,指挥部叫停了后续的极限显化测试。”
“我觉得,对于这样的‘唯一’功勋,我们还是要人性化一点,制定更合理的作息时间比较好!”
这话说得合情合理,【慈航】工程处的几位最高负责人迅速交换了意见,当场拍板,确定了未来巢穴显化的指导方针——“科学规划,有序生产;劳逸结合,持续发展”!
没办法,这就是现实,当你的工作可以被轻易替代时,你就是默默付出,任人摆布的牛马。
当你的工作难以替代时,你就是能得到表扬和嘉奖,可以进行价值权衡的牛马。
只有当你的工作和这位畸变体首领一样,东夏唯一,不可替代时,才总算有了被充分尊重的权利,成为了尊贵的牛马!
至此,“流银深渊”巢穴的验收测试圆满落幕,所有关键数据均已采集完毕。尽管后续可能还会有一些小范围的补充实验,但已经无碍于整体战略的部署。
然后,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立刻在【慈航】工程处内部爆发了!
围绕着那理论上每年高达数十万标准单位的灵晶产出,与灵能相关的各个部门代表们,展开了激烈的“战场”争夺!
亡灵法师,召唤055什么鬼?